|  收藏本站
中文  |  English

 首页  >生态智库  >中国智库—构建智库生态文明的"共同价值"

中国智库—构建智库生态文明的"共同价值"

2019-12-25  来源:新华日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智库建设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当前主管部门对智库建设投了很多资金,但是从现有相关智库产品(文章)的分类上看,智库研究报告这个最主要的产品仍然十分匮乏,而智库建设和评价的文章略显产能过剩。现代智库建设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构建智库生态的“共同价值”,对于最大化发挥智库功能和效用也非常必要。

  其一,智库研究重于研究智库。智库研究的内容包括理论研究、方法论、智库研究报告等,研究智库的内容包括横向研究智库(国内外智库比较)、纵向研究智库(发展史、进展与趋势)、智库建设规划等。智库研究的目的是主张和影响公共政策,研究智库目的是引导智库的发展方向和打造智库的生态环境。中国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和高速发展中,大量公共政策落后于社会发展,亟待改进和完善。因而,目前在中国智库建设发展中,鼓励智库研究报告产出,比研究智库论文产出更具有实际意义。

  其二,看淡智库的评价排名。当前,怎样看待和进行智库评价排名,事关引导智库的建设发展方向。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力推智库评价排名的目的是什么。智库评价排名可以起到吸引社会关注、鼓励智库竞争的作用,但是智库评价排名需要大量智库研究报告作基础。智库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智库研究报告,而不是智库的数量和排名。其次,我们要冷静看待智库评价排名。当下中国智库影响力基本上取决于智库规模,而其规模又取决于国家的投资强度。因此对官方智库进行排名,结果基本上与国家对智库投资强度的排序一致,并且长期难变。这样可能会引导智库在竞争中轻视内涵式发展,重视外延式援助,将财政拨款作为智库建设发展的唯一道路。

  其三,坚守智库的独立性。现代智库是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的产物,其最大特点是思想和学术的独立。智库的独立性虽然不是高质量智库研究报告产出的充分条件,但是却是其必要条件。智库守不住独立性,无论层级多么高端,都很难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思想学术独立不是说事事要和政府的政策观点不一致,而是说要树立质疑精神,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独立的政策建议和创新思想。所有智库都会宣称自己思想独立,但是在国内评判智库的独立性的主观因素过多,需要逐渐凝聚共识,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客观标准。

  其四,智库改革从供给侧做起。中国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和高速发展中,公共政策总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目前中国智库学术生态呈现如下特点:研究宏观的多,研究微观的少;研究工商经济的多,研究民生经济的少;研究前瞻的多,研究现实的少;研究发展规划的多,研究体制改革的少;研究国际外交的多,研究社会治理的少;研究可行性论证的多,研究不可行性论证的少。实际上大量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政策亟待改进和完善,而体制的巨大惯性又使得这些对国民来说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能马上直接获益的公共政策改进举步维艰。构建中国智库建设发展有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其中供给侧的发展改革是智库自身的事情,是首先应该考虑的发展改革,这包括:扩大智库产品范围,加大现实问题研究,提高智库核心产品的产能和质量。

  其五,把握智库全球化的起点。现代智库的发展方向就是走向国际化与全球化。怎样拥有“全球化视野和视角”? 在国际问题上,首先要拥有“地球村”的共同价值,以此促进人类和平事业发展。因此即便是军事智库也逐渐从传统的“合纵连横”(伐谋)战略转变为和平发展合作战略,因为研究国际问题比拼的是站得高看得远的战略智慧。在国内问题上,要借鉴那些具有丰富社会治理成果的现代智库的经验,采用国际通用的研究方法和路线,搞好国内治理研究。只有通过主张新政策和制度变革,解决好国家治理问题,才能铺好中国智库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道路。

  (作者单位分别为:九三学社思想建设研究中心;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注生态网

《世界生态》杂志社版权所有 ISSN:2640-403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国务院侨务办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