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钧
2019-12-12
孙振钧,1956年于山东省海阳市,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
主持(或主参)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际合作(美国)等科研项目13个,其中四项总体上达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出版专著三部,主编或与人合著四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9篇,其中英文23篇,第一作者46篇。近5年发表论文33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参加国际会议16次,先后应邀出访日本、奥地利、匈牙利、美国、荷兰等14个国家。在利用蚯蚓技术处理与转化农业有机废弃物与综合利用研究方面,在国际上有较高声誉。
兼任北京蚯蚓技术研究所所长;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蚯蚓养殖协会(美国)亚洲与大西洋分会负责人;中国生态学会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美国生态学会会员;国际生态工程学会会员;欧洲环境毒理与化学协会会员;美国《应用土壤生态学》编委(SCI源);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欧盟ECOCERT国际生态有机食品国际检查员;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专家(甲级证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认可委ISO14000审核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农业专题专家组成员;国家863项目生物有机肥课题专家组专家;国家973重大基础前期研究课题组组长;美国《应用土壤生态》SCI杂志编委会委员。
孙振钧教授自1985年以来,钻研蚯蚓高产养殖理论与技术,对人工控制条件下和自然状态条件下蚯蚓的生活规律、繁殖习性等详细观察和比较研究,搞清了人工养殖条件下蚯蚓种群特征和空间分布类型,对蚯蚓养殖中的高产生态因子进行了系列研究,揭示了许多在自然条件下蚯蚓所不具备的生态特性。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并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创立了蚯蚓人工养殖理论和系列技术。该蚯蚓高产养殖系列技术包括深层高密度养殖、温床塑料大棚养殖和周年循环养殖,解决了蚯蚓养殖中产量低、生产不连续这两个多年来一直未解决的问题,应用该养殖技术,露天养殖180天,每平方米产鲜蚓15.4kg,折合亩产10244.5kg,温床塑料大棚周年循环高产养殖床,每平方米产蚯蚓22.5kg,折合亩产1.5万公斤。
此项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蚯蚓和蚯蚓粪的化学成分,发现蚯蚓粉蛋白不仅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和比例适宜,而且亮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花生蛋白和鱼蛋白高2-3倍,是优质的必需氨基酸补充剂。同时蚯蚓粪营养评价表明,蚯蚓粪完全可以代替部分饲粮,并具有促进猪、鸡、鱼生长的作用。为此筛选出了以蚯蚓(粉)代替鱼粉,以蚯蚓粪代替部分麸皮、玉米的鱼、鸡、猪优化饲料配方。饲养试验表明,与常规鱼粉饲料配方相比,饲料成本降低33-43%,增重率则提高15-20%,经济效益极显著。建立了三处蚯蚓与畜禽鱼结合综合养殖示范场,为发展高效低耗无公害畜牧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目前,这些技术已在全国16省市130多个场(点)推广。近年来借助在国外学习的机会并利用先进实验设备与手段,系统地研究了蚯蚓体内酶、氨基酸络合金属、多肽等有效成份和有益微生物组成,成功开发出了蚯蚓复合酶制剂和氨基酸复合营养液,并于1996年11月通过了山东省科委组织的现场验收,蚯蚓益微制剂正在中试中。动物饲养试验表明,上述产品对畜禽具有保健和促进生长发育双重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添补了国内空白。以蚯蚓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植物生长抗病促进剂正在研究中。
如果您有全球生态新闻线索或生态文章,欢迎向我们报料或投稿。报料或投稿邮箱:wemsjst@163.com)。
- 联合国官方网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联合国难民署(中国)
- 世界粮食计划署
-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
- 联合国妇女署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联合国人居署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 世界粮食计划署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 世界卫生组织
- 国际劳工组织
-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 世界旅游组织
- 世界气象组织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国际电信联盟组织
- 国际红十字会
-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 联合国人口基金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世界银行
- 国际海事组织
-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
- 联合国难民署报告:难民和移民在试图前往欧洲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风险 View Larger Image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二十国集团让新冠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相一致
- 联合国|世界棉花日 10月7日
- 阿富汗:震后死亡人数上升,援助工作迅速扩大
-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和以色列局势
- 了解联合国为解决国际社会的关键问题所做的努力
- 巴以冲突:联大通过决议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
- 2023年主题:联合行动!加大投资,防止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 #没有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