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第74天】儿基会:过去十周对加沙儿童而言犹如人间地狱
2023-12-20
儿基会发言人埃尔德(James Elder)最近从加沙返回,他说,加沙持续遭遇空袭,儿童已找不到安全之地,缺乏食物、水、住所和卫生设施将继续危及他们的生命。
安理会将再次就加沙问题召开会议,会议预计将呼吁暂停战斗,以方便援助物资的进入,在此之前,埃尔德在日内瓦对记者表示,过去十周,加沙的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一个孩子能够逃脱这地狱般的生活。
他说:“一名危重儿童的家长曾告诉我,他们的处境非常悲惨,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否挺过这一关。”
据加沙卫生当局称,自以色列开始报复哈马斯10月7日的致命恐怖袭击以来,加沙已有超过1.9万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约70%为妇女和儿童。
此外,还有超过5.2万巴勒斯坦人受伤,他们获得救生护理的机会极其有限。世界卫生组织今天表示,加沙地带36家医院中只有8家还能部分运转。
不管不顾的态度难以置信
埃尔德指出,加沙的医院里挤满了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他们身上带着这场可怕的战争留下的创伤。他说,他在加沙遇到了许多被截肢的年轻人,目前,加沙约有1000名儿童失去了一条腿或失去双腿。
世卫组织在加沙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甚至无法走进急诊室,因为害怕踩到躺在地上忍受剧痛、乞求食物和水的人。
世卫组织发言人哈里斯(Margaret Harris)称这种情况不合情理,并表示难以相信国际社会竟然允许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医院继续遭到炮击
埃尔德表示,过去48小时,加沙仅存的最大医院——位于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两次遭到炮击。
他强调说,该医院不仅收容了大量在家中遇袭严重受伤的儿童,还收容了数百名因敌对行动和撤离令而被迫逃离、寻求安全的妇女和儿童。
据估计,加沙约有190万人流离失所,这已经是加沙的绝大多数人口。
埃尔德说:“受伤的儿童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们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迁移。加沙的儿童及其家人该何去何从?他们在医院里不安全,在避难所里不安全,在所谓的‘安全区’也不安全。”
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埃尔德指出,“安全区”毫无安全性可言,因为这些地方是以色列单方面指定的,缺乏食物、水、药品和保护等生存资源。
埃尔德将这些区域描述为狭小的不毛之地,像是街角或半成品建筑,里面没有水,没有生活和卫生设施,更无法遮风避雨。
他说:“在当前的围困条件下,为这些地区提供足够的物资已无可能。最近访问加沙期间,我亲身经历了这一现实。”
腹泻和营养不良情况加剧
埃尔德还强调了卫生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指出加沙平均每700人只有一个厕所。他说,儿童腹泻病例已超过10万例,再加上营养不良的飙升,情况可能会越来越致命。
他还说,超过13万名两岁以下儿童没有得到关键的母乳喂养和微量营养素等适龄补充食物。
停火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埃尔德表示,对加沙的儿童而言,提供援助是一个攸关生死的问题,而提供援助需要具备的条件却没有得到满足。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称,获准进入加沙的援助卡车数量仍然远远低于10月7日之前每个工作日平均500辆卡车的数量。人道协调厅表示,上周日,102辆载有人道主义物资的卡车和4辆油罐车从埃及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79辆卡车从以色列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进入加沙,这是本轮冲突以来首次开放凯雷姆沙洛姆口岸。
世卫组织发言人哈里斯强调,成功穿过边境向加沙运送物资后,由于敌对行动仍在继续,道路遭到了严重破坏,将援助物资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也面临着挑战。
埃尔德说:“立即实现持久的人道主义停火,是结束儿童伤亡和儿童疾病死亡的唯一办法,也是紧急运送急需的救生援助的唯一途径。”
- 联合国官方网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联合国难民署(中国)
- 世界粮食计划署
-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
- 联合国妇女署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联合国人居署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 世界粮食计划署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 世界卫生组织
- 国际劳工组织
-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 世界旅游组织
- 世界气象组织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国际电信联盟组织
- 国际红十字会
-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 联合国人口基金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世界银行
- 国际海事组织
-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
- 联合国难民署报告:难民和移民在试图前往欧洲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风险 View Larger Image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二十国集团让新冠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相一致
- 联合国|世界棉花日 10月7日
- 阿富汗:震后死亡人数上升,援助工作迅速扩大
-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和以色列局势
- 了解联合国为解决国际社会的关键问题所做的努力
- 巴以冲突:联大通过决议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
- 2023年主题:联合行动!加大投资,防止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 #没有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