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中文  |  English

 首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文化生态意义把握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动态平衡保护

从文化生态意义把握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动态平衡保护

2020-06-19  来源:“河北建筑装饰”微信公众号

城市文化建设目标与宿愿,时刻不能离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那么,非遗项目融入现代生活,恰恰就是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与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

——王离湘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是,在文化生态语境下如何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此,我想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探讨。即,什么是文化生态;如何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生态涵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文化生态平衡发展中保护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四个问题,不仅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希望我的这些认识,能够引起专家学者和非遗工作者的一些思考,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1.什么是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顾名思义就是文化生存发展的状态。文化生态是一个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概念。文化是什么?在辞海里有数百个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意义上来解读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文化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统一体,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我认为可以给“文化”一个贴切而易于把握的定义,用16个字来概括,即“国家之魂,文以铸之;国民之魂,文而化之”。前八个字是对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的概括;后八个字是对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的一种概括。这两种文化共同熔铸在我们灵魂中、基因中,支撑着人类文明绵延不息、薪火相传。当然,这16个字远远不能概括“文化”的全部内涵,更不能准确表述出文化有形与无形的组合转化。但从概括文化的本质特征来说,这16个字的概括是准确的。

安次制香

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伴而生、休戚与共,须臾不可分。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将人与动物区别出来。通过绵延至今的文化点滴,我们可以沟通今古,探索人类文明之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承,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的精神DNA。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其变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我们学习文化、研究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一个基本的遵循就是正本清源。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时,说过三句话:“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去年他到希腊进行国事访问时,又特别提出“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这是总书记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要求。从总书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传承绵延,就是一个守正创新的过程。

安新芦苇画

1955年,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最早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并将它定义为“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他所研究的文化生态和我所表述的有所不同,但也有相同的方面。我觉得对文化生态要有现实的理解和现实的表达。这些年我致力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并注重结合文化工作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化自信的三大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方面,来认知、认识当下中国文化生态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同时,根据总书记倡导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以及“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思想,进行了一系列文化生态方面的学科研究和修复工作。

彩印花布

在文化生态的传承保护方面,我总结了五句话:一是在开放中保护;二是在发展中传承;三是在创新中培育;四是在包容中涵养;五是在传播中弘扬。这十多年来,按照这“五轮驱动法”开展工作,促进了河北省文化生态向着良性的方面发展。可以说,我们建立起了一个文化生态研究、运行机制,既是一个不同层面的,横竖的,典型引路、典型带动,从点到线到面的有机运行机制;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学术研究机制。这是文化生态的文化学意义上的、全息的、系统论的、学术和实践的一种创新研究机制。以上是我通过实践得出的关于文化生态的一些基本认识。

郭海博(左):郭氏铁板浮雕艺术传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郭墨涵(右):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如何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生态涵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首先需要辨析两个概念: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实际上具有两重性,一个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另一个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和物质形态的文化相辅相成,在人类社会进步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文化遗产,即非物质的文化形态。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就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人类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物质文化遗产易于理解,而非物质文化形态用文字可能不好表达、不好描绘,它是靠人们言传身教、口耳相传,再通过实践得到的一些技艺、手艺、窍门。

第十二届河北民俗文化节展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人类绵延一直生生不息、传承发展,但随着社会形态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有些被时代淘汰了。对其中一些文化遗产的消亡,我们应当正视其合理性及必然性。生产力三要素为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工具的变化决定技术进步的快慢。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着人们生存方式的转变、改造自然克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很多过去先进的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变成了落后的生产力,甚至是阻碍社会前进的生产力,成为一种羁绊枷锁,面临优胜劣汰,这无可厚非。

雕漆

人们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会自觉不自觉地渐渐放弃陈旧的、缓慢的、不符合当下节奏和审美的东西,比如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思想观念等,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种技艺一旦失传,实物就没有了留存的价值。比如若古琴技艺消亡了,留下琴还有什么意义呢?怎样制作,怎样弹奏,曲谱是什么样的,表达什么样的情怀,这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失传,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固安柳编

但是,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现当代社会,受信息化全球化工业化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集体断崖式消亡,堪称文化传承的劫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DNA,如果不注意保护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人文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用不了多少年,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后人就会忘记我们从何而来,也不会理解我们将去往何处。随着身怀绝技的老传承人的去世,很多技艺终成绝响。所以从国家层面从文化层面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帮助扶持,就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近十几年来,我们自上而下启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非常迫切,非常必要。

广阳雕填漆器

马克思讲:劳动创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劳动。无论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还是针织、刺绣、锻造等传统技艺,无不是历代工匠通过劳动实践得来的。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开启了智慧,劳动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人的劳动创造了文化,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文化的双重性,即其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前些年我们更重视物质文化遗产,一说文化遗产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比如文物。对文物这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世界起步都较早,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是近些年刚刚起步,虽然我国是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之一,但正式启动对非遗的保护也不过十几年。

满族服饰

社会变革太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更让人措手不及。再不和时间赛跑,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真要断流了。创造文化离不开人,文化传承也离不开人,特别是主要靠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离不开人。不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不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生态必将失衡,导致文明失去特性,民族失去记忆,未来失去根脉。所以今天,我要讲文化生态的平衡,就是意识到已经严重不平衡,不平衡就会出问题。这是我要给大家讲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在文化生态平衡意义上的重要性。

魏县土纺土织


如果您有全球生态新闻线索或生态文章,欢迎向我们报料或投稿。报料或投稿邮箱:wemsjst@163.com)。

半通栏.gif


关注生态网

《世界生态》杂志社版权所有 ISSN:2640-403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国务院侨务办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