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中文  |  English

 首页  >中国议程  >摸清“生态家底”,才能打赢环保硬仗

摸清“生态家底”,才能打赢环保硬仗

2020-06-1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共同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报显示,本次污染源普查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建立了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此次普查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背景下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全面摸清生态环境底数的国情调查。此次普查掌握了国家、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为加强污染源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具体内容来看,此次普查对全国有污染排放的358多万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了全面调查,获取了全国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移动源相关基本信息和污染物排放信息。

保护绿水青山,需要提升科学治理水平。摸清各类污染源底数,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此次普查,有关部门制定了分污染源、分行业的普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为后续有效治理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账本。

有了全面的污染源数据库,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环境保护溯源管理。对在此次普查中发现的污染源,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严格落实国家有关部署,紧紧盯住普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大力气开展污染源治理工作,不做环境保护的“后进生”。

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借助全面普查有了“生态账册”,还需要针对治理痛点难点,建立长效机制。以目前各地推行的“河长制”为例,这一制度创新,将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的责任落实到党政机关负责人身上,对于水污染治理效果就非常明显。

摸清“生态家底”,不仅能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科学化、精细化治理,更是生态环保警钟长鸣的信号。涉及环境保护,各级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对标对表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切忌“抓一抓紧一紧,放一放松一松”的形式主义。

摸清“生态家底”,方能盖好“绿色大厦”。近年来,各地不断牢固树立“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因地制宜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有益探索,才能让祖国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以云南省大理州为例,近年来当地围绕“保水质、防蓝藻”两大目标任务,坚持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转型发展“两手抓”,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等五大截污治污防控体系。让洱海水质一年比一年清澈,不断推进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绿水青山,是民之所念,国之所愿。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宝贵财富,只有久久为功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摸清家底,排查重点,有的放矢,方能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如果您有全球生态新闻线索或生态文章,欢迎向我们报料或投稿。报料或投稿邮箱:wemsjst@163.com)。

半通栏.gif


关注生态网

《世界生态》杂志社版权所有 ISSN:2640-403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国务院侨务办3号楼